2018 本田 Clarity



試車: Sammy Chan

攝影: Sammy Chan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9日

 



隨著油價飆升再次逼近歷史水平(卑詩省尤其嚴重,每公升已漲至每公升$1.50以上)之際,全電或低油耗低碳廢的油電複合車種又再次成為全城關注熱點。事實上,即使早前汽油價格大幅回落之時,電能汽車作為未來發展方向的勢頭經已燃點,且也已成為各大車廠爭相看好的長遠目標和版圖。現今主宰北美雙動能汽車市場的由美日兩方老大之通用公司及豐田平分天下, 但自本田去年宣佈重大策略轉變, 決定加速將雙動能車輛,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以及全電能汽車導入北美市場之後, 本田很快便會威脅通用和豐田於環保車一哥位置,而本田車廠旗下最新的Clarity系列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其實,本田也非姗姗來遲的,以進軍北美環保汽車市場歷程來說,本田第一兼北美第一之油電作品Insight尚比豐田Prius早了一年推出,然則輾轉續續之下,本田期後的多款能源車從CRZ,Accord Hybrid PHEV以至曾在美國作試驗性質的氫燃料電池汽車Honda FCX Clarity亦難成氣候,如今捲土重來的Clarity定會為本田在明日汽車版圖上重新規範。

 

 

好比豐田之Prius以及現代IONIQ,本田Clarity也屬多元化多組合的全新能源車種,陣容所涵蓋的除有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以及全電能汽車類型之外,最為獨特的是,Clarity還更提供氫燃料電池Fuel Cell版本,這在其他任何車廠內是尋找不到的。在加拿大市場上,Clarity現只提供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Plug-in Hybrid單一款式,冀望並預測本田定會稍後引進全電款式之Clarity Electric來加發售便好了。

 

 

Clarity Plug-in Hybrid在本地市場設有兩種型號,基本型以及較高一級是次所試的Touring,前者基本售價為$39,900而Touring則要$43,900。Clarity的基本售價雖然不菲,但憑藉出色的節能表現以及豐富的標準設備,Clarity已很成功地俘虜了低碳一族。事實上,一旦將安省政府補貼$13,000(加國運輸廳的電車回扣計劃Electric Vehicle Incentive Program)計算在內之後,Clarity的售價便會從$39,900下調至$26,900,變相七折,難怪本田門市部竟有供不應求的現象出現,當然,以上論述全以安省電車補貼計劃作為依歸,加拿大其它省份就要另作別論了。

 

 

時下可作快速充電的PHEV Plug-in Hybrid亦大不乏人,在Clarity分屬四門房車層面上,除直接對手有雪彿蘭Volt($38,995)之外,Clarity所面對的亦有起亞Optima PHEV($42,995)以及福特Fusion Energi SE($34,338)。至於豐田Prius Prime($32,990)和現代IONIQ electric plus($31,999)方面,有鑑兩車的身形尺碼及動力輸出都比Clarity細小及疲弱得多,是以相關定價亦相應偏低。

 

 

在身形尺碼上,莫說豐田Prius及現代IONIQ遠遠不如,就連與Clarity同廠的Accord亦會被Clarity的身影完全覆蓋,雪彿蘭Volt方面亦是。長闊高方面,Clarity依次為4,895/1,902/1,478毫米,Accord為4,882/1,862/1,450毫米,而Volt則只有4,582/1,809/1,433毫米,足見Clarity身軀相當龐大,份屬大型房車級別。然而,當從前側角度去看之時,Clarity卻又沒有筆墨形容般大,或許與Civic過於相像的車首設計不無為觀感帶來了一點誤導。説起誤導,看似是揭背身形的Clarity原來採用三箱式房車設計,奇妙之處在於尾廂蓋上緣所整合的通透玻璃膠板,營造出來的效果可説與IONIQ的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與沒有插電功能的Hybrid相比較,Plug-in Hybrid不同和較好之處便是可提供數十公里兼高速的純電駕駛享受和樂趣,Non-Plug-in Hybrid若以純電模式行駛就頂多只能應付一至三公里的航程,此外,車速也不能超逾每小時三,四十公里左右。監於發展尚未成熟加上充電站設施尚未完善,全電汽車的續航力至今依然有限。算得上是市面上擁有最佳續航力的Tesla亦不能超越四百多公里界限,必須找充電站充電,若興幸找到電站的話亦要眈擱一定時間才可再度上路。故此,為除障礙,一些車廠會為其電動汽車搭配一台汽油發電機,專門用來發電而不是用來驅動車輪的。簡單來說,本田Clarity Plug-in是一部設有外插式充電裝置以及用作增程引擎的電動汽車。

 

 

無獨有偶,Clarity亦內置一台容積與Volt相同的1.5公升四汽缸引擎。引擎主要是用來發電和充電,其作用就好比cottage的發電機generator。動力系統的主角其實是17 kWh鋰離子電池和兩個電動馬達。理論上,若鋰電池常處於足電狀態之下,作為增程器的引擎是永不會操作的。1.5公升引擎本身有103匹馬力,而電驅組合則可發出212匹馬力以及極強的232磅呎扭力。滿電和滿油時可讓你直驅530 km而電池單方面便可行走68 km,耗盡之後就需要開啟引擎來發電及充電。充電的最快方式就是使用充電站的240V電流,只須短短2.5小時便能將電池充得滿滿。多倫多市中心不少停車場,CAA總部以及一些GO站都設有快速充電設施。

 

Clarity當然亦提供充電cable讓你使用住家的120V電源,但就需要十二小時才能將電池充滿。換言之,只要時時刻刻充到電,把Clarity當純電車用及永不須入油亦理應全沒問題。依Natural Resources Canada數據顯示,Clarity的Le/100 km電耗數據為2.1,真正油耗數據為市區5.3 L/100 km,高速公路之5.9以及綜合數據的5.6 L/100 km。

 

 

純電能所提供的駕駛樂趣和箇中體驗大可用鐡騎之"風馳電制"來形容,除靜如深宵的行車感覺是異常獨特之外,只可從電車中領會那一觸即發且極之線性的來力亦為駕駛帶來了全新體驗,當然,在儲電量不足情況之下,又或當車速超越每小時130公里或是航程用盡後,系統便須啟動引擎來接力並自動切換至HV模式。其實,欲爭取最佳效能和節約,HV應是最佳選擇,在此模式之下,電動馬達會與引擎作出最恰當的配搭,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來應付行車要求,車主亦可將儲存電力節省下來為後續或遇有真正需要之時比如穿梭肅靜住宅區以純電力來作為行駛之用。除全電和HV行車模式之外,Clarity亦提供Eco以及Sport模式。電車的加速力以及感受是與汽油車很不相同,加速感十分線性和隨傳隨到的,絕不拖泥帶水。

 

 

內廂設計充滿時代氣息,新穎之餘亦極之實用。駕駛環境舒適和弛懈,內廂所見質料之高可說是超越本田的範疇,採用上仿皮下仿麖皮物質的中控台擺布使人"眼界大開"。雙層式的置物格使用起來的確十分就手方便,而儲物地方之大尚未包括手枕下的密實空間。Clarity的標準裝配非常豐富,包括有LED前後燈及轉線燈組合,電熱座椅,18吋合金鈴,雙室自動恆溫系統,HondaLink八寸多媒體顯示包括藍牙無線接駁設施和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等等。Touring加設真皮軚環,真皮座椅,語控衛星導航系統,衛星電台SiriusXM以及HomeLink住家多功能遙控。

 

 

安全防護系統方面,2018 Honda Clarity就當然應有盡有了,作為標準裝置有Collision Mitigation Braking,Road Departure Mitigation,Adaptive Cruise Control,Lane Departure Warning以及Lane Keeping Assist多項尖端科技。切線盲點景視系統LaneWatch Blind Spot Display也連基本型號都被列為標準設備之一。

 


Photo Gallery:

 

 

 

 

 

 

 

 



規格 / Specifications:

型号 Model: 2018 本田 Clarity Touring

廠方建議售價 Base Price: $43,900.00

軸距 Wheelbase(mm): 2,750

長闊 Length/Width/Height (mm): 4,895 / 1,902 / 1,478

體重 Curb Weight (kg): 1,843

引擎 Engine: 1.5L 四汽缸,電馬達,17 kWh 鋰電池

最大馬力 Horsepower-HP: 212/5,500 rpm

最高扭力 Torque-LB-FT: 232/0-2,000 rpm

波箱 Transmission: E-CVT無段式自動波箱

擺佈 Engine & Drive Configuration: 前置引擎前輪帶動

前懸 Suspension-Front: 麥花臣支柱

後懸 Suspension-Rear: 多連桿

煞制-前 Brakes-Front: 透氣碟

煞制-後 Brakes-Rear: 實心碟

循跡操控系统 ABS/Traction Control: 標準設備

油耗 Fuel Consumption (City/Highway/Combined)- L/100 km: 5.3 / 5.9 / 5.6

輪胎尺碼 Tires: Michelin Energy Saver A/S 235/45R 18

 



其它試車:

 




 

新車搜尋:

 

 

 

  • 其它試車:

     

    2018 Hyundai Sonata

     

    2017 Honda Civic Hatchback

     

    2016 Chevrolet Malibu